——福建湖北四川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
本報記者 王 珂 楊 柳 李 洋
2025年11月14日08:45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
222
點擊播報本文,約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擴大內需既關系經濟穩定,也關系經濟安全,不是權宜之計,而是戰略之舉。”
福建泉州蟳埔村,這個曾經靠海吃海的小漁村,如今依托千年簪花習俗,走出一條文商旅融合的新路子,去年接待游客超850萬人次,帶動旅游收入超18億元﹔
湖北潛江生態龍蝦城,數十家不同品牌的店鋪人氣火爆,從特色餐飲延伸到美食工坊、非遺展演、研學基地等業態,每年吸引游客200余萬人次﹔
四川成都春熙路,特色大屏影像吸引眾多游客合影,各大國際品牌店鋪雲集,豐富消費者購物體驗,目前已有數百家首店落地……
近日,本報記者赴福建、湖北、四川調研,供給向新向優、需求向活向旺的場景處處可見。各地加大力度實施擴大內需戰略,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,大力提振消費、提高投資效益,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,更好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,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。
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充分釋放
規模穩步擴大、結構持續優化。各地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促進消費和投資更好結合,推動國內大市場潛能不斷釋放。
湖北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嵐圖汽車總裝車間,在機械臂和工人協同配合下,總裝線上的半成品汽車經過多道工序順利下線。
“每118秒,就有一輛整車下線。”嵐圖汽車總裝工廠總監胡勇介紹,目前該工廠有935台工業機器人協同作業,具備年產15萬輛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能力,並能同時實現不同車型、不同顏色、不同配置的汽車定制化生產。
產品創新離不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支撐。湖北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,積極布局未來產業新賽道,成功研制“荊楚”“神農”等多款人形機器人,腦機接口技術實現產業化突破,全國產車規級高性能微控制單元芯片、超高速人工智能光模塊等前沿產品引人注目,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對工業增長貢獻率保持在35%以上。
“不但能退稅,而且‘即買即退’。”成都春熙路商圈一家店鋪的店長陳星廷說。稅務部門在春熙路商圈設置了離境退稅集中退付點,僅需2分鐘即可完成退稅流程。
數據見証消費新活力。今年,四川聚力打造“錦繡天府·安逸四川”文旅品牌,推動“文旅+百業”“百業+文旅”深度融合發展,持續激發文旅活力。今年前三季度,四川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.12萬億元,同比增長5.8%。
漫步福建福州煙台山歷史風貌區,紅磚古厝的鐘聲與現代咖啡館的香氣交織。亭下路,由老倉庫改造的“煙山藝庫”成為新興藝術打卡地,在這裡,游客不僅可以了解軟木畫等非遺技藝,還能體驗數字藝術創作。
八閩大地新意足,高質量供給成為激活市場需求的金鑰匙。數據顯示,今年前三季度,福建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.2%,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.865萬億元,同比增長5.4%,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作用愈發凸顯。
“我們把擴大內需列為今年全省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,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、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、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突破口。”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表示,福建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,統籌供需兩端、激發消費動力,統籌線上線下、挖掘消費潛力,統籌軟硬建設、提升消費活力,努力讓群眾消費的信心強起來、氣氛熱起來、市場活起來﹔同時,聚焦“向哪投”“如何投”“誰來投”等關鍵環節,努力擴大有效投資、增強發展后勁。
新供給實現“量”“質”同升
開發更加多樣化的場景,以新供給激發新活力。各地主動適應消費結構變化,著力增強供需適配性,積極推動經濟擴容“量的優勢”、提升“質的優勢”。
新場景激發活力。
由原國營紅光電子管廠改建而來的成都東郊記憶街區,如今成為音樂展演、數字文創、國潮時尚等多元業態集聚的時尚地標。紅磚廠房裡引進國風餐秀,舊火車廂裡開起咖啡廳,潮牌服飾店內常能找到別出心裁的款式。園區日均客流量超過5萬人次,超八成游客是年輕人,今年暑期以來消費業態營業額已近1億元。
加力消費場景提質升級,四川已培育80個“蜀裡安逸”消費新場景,累計吸引客流1800萬人次、消費超150億元,東郊記憶、成都寬窄巷子等入選全國消費新場景典型案例。
喝蓋碗、看川劇、做手工……8月以來,超百萬游客來到成都文殊坊,千年歷史的老街區與新生活方式融匯共生。“這兒有一家蜀藝劇院,川劇表演特精彩,蓋碗茶也很香,讓我們體驗了一把老成都的味道。”來自天津的游客李寶榮感慨。
新創意點燃熱情。
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博物館,游客熙熙攘攘。文創店內,產品琳琅滿目。“不僅要深入學術研究,更要讓‘小眾文化’走入大眾,打造文旅IP,讓游客更願意來到博物館,親身感受和體驗。”平潭綜合實驗區國際南島語族研究院學術交流部主任林穎說。
一盞燈緩緩旋轉打開,側邊紙上刻著南島語族的圖騰元素,燈光將圖騰元素投射到地面上,跨越時空的奇妙感瞬間襲來。在殼丘頭遺址博物館,不少文創產品均從館中展品演化而來,受到游客歡迎。
數據顯示,2024年平潭游客總人數超1070萬,增長5.1%﹔旅游收入120.28億元,增長13.6%。與此同時,2024年,福建全省接待游客達6.5億人次,旅游總花費突破8350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13.5%、19.6%,文旅經濟增加值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0.5%。
新業態不斷涌現。
夜幕降臨,氣勢恢宏的湖北襄陽唐城景區流光溢彩,游人如織。結合聲光電、裸眼3D投影等一系列技術,30余場唐文化節目輪番上演,讓游客“邊逛邊賞”,在光影流轉間“穿越”。
景區一角,講解員付秀麗身著唐朝服飾,對來往游客行叉手禮。付秀麗介紹,景區是多部影視作品的取景地,白天人氣很高,但一度面臨“晚上客流量少”的難題。景區花大力氣開發夜游項目,發掘新的消費亮點。今年上半年,景區接待游客103萬人次,夜間游客佔比達到60%。
湖北以“大健康、新文旅、泛娛樂、智能化”新需求為導向,實施“不夜荊楚”計劃,構建“24小時不打烊”消費生態,“夜上黃鶴樓”“宜昌夜游長江”等項目受到市場熱捧。2024年,全省過夜游客2.61億人次、消費5588.49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24.14%、26.58%,過夜游客消費在旅游總收入中的佔比達62%。
“今天的湖北,正以商貿、文旅、科技、產業的融合發展,加快打造動能澎湃、近悅遠來的消費新高地。”湖北省委書記王忠林表示,湖北堅持把提振消費作為擴內需、穩增長的重中之重,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,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新需求,著力創新消費模式、消費場景、消費業態,努力讓更多高品質、有特色的產品和服務進入市場,推動消費轉型升級、擴容提質。
打造更多增長新亮點新熱點
國內市場空間廣闊,各地積極落實中央擴內需政策要求,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,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擴大消費需求,擴大有效投資,打造更多增長新亮點新熱點,實現“十四五”圓滿收官。
在湖北老河口市仙人渡鎮循環經濟產業園,廢舊產品蝶變為寶。戴上安全帽,走進順博鋁合金湖北有限公司熔鑄生產車間,滾滾熱浪扑面而來。去年,順博鋁合金實現產值32億元,再創新高。
串珠成鏈、聚鏈成群、集群成勢。目前,老河口市仙人渡鎮循環經濟產業園已形成再生鉛、再生鋁、再生橡膠、再生塑料等六大循環經濟產業鏈集群。今年前7個月,園區實現產值超130億元,同比增長近18%。
“這是我第二次來霞浦住民宿了,這兩天天氣不錯,日出會很好看。”來自廣東的游客鄭嘉欣,計劃在福建寧德霞浦縣待3天,安排了直升機體驗等行程。
由最開始的2家發展到現在的670家左右,霞浦民宿從少到多、從有到優,去年營業額超4億元,有2萬人從事民宿相關行業。“我們要讓游客玩得開心,也住得開心。”霞浦縣政府黨組成員、副縣長鄭信旋說,游客除了看景,更在意的是體驗。霞浦推出民宿發展實施辦法、民宿人才認定辦法等,打造三沙東壁、古桶等民宿集聚區,優質體驗讓游客來了不想走、走了還想來。
今年,四川積極引進各類首店,舉辦首發、首秀、首展活動超1000場次,首發經濟持續帶動全省消費潮流。
“首發熱”背后,是走深走實的政策支持。四川省商務廳牽頭實施首發經濟激勵,明確對在川新開設亞洲及以上首店、中國首店、西南首店的經營主體,給予資金激勵﹔成都市商務局牽頭出台《成都市推動首發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(2025—2027年)》,計劃到2027年底,累計落地各類首店6500家。
完善消費促進長效機制,四川打出組合拳,先后出台《實施“三品一創”消費提質擴容工程 加快培育“蜀裡安逸”消費品牌的意見》《關於支持成都加快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意見》等引導性政策,同時舉辦中國(四川)國際熊貓消費節、“天府消費季”等特色活動,著力打造四季皆有、全民共享的消費環境,激發消費新活力。
“消費一頭連著宏觀經濟,一頭連著千家萬戶,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,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抓手。”四川省委書記王曉暉表示,將進一步完善消費政策、創新消費場景、提升消費體驗,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,堅決扛起經濟大省挑大梁重任。
我國市場潛力大、韌性強、活力足。各項政策舉措持續推進,投資消費釋放更大潛能,將更好發揮內需主動力和穩定錨作用。
(本報記者鐘自煒、李君強、劉曉宇、范昊天、游儀、李凱旋參與採寫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11月14日 01 版)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