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從8000萬元到2億元,這家外貿企業做到了(邁向“十五五”的發展圖景)

本報記者 張雲河

2025年11月14日08:45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點擊播報本文,約

  數據來源:海關總署
  制圖:張丹峰

  推動貿易創新發展。促進外貿提質增效,加快建設貿易強國。

  ——摘自“十五五”規劃建議

  

  廣西自貿試驗區崇左片區,東盟邊境出口工程車保稅備貨倉場站,新車魚貫而出,駛向不遠處的越南。

  這些新車來自廣西萬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,作為一家開展貿易及報關報檢業務的外向型企業,公司做了20多年東盟貿易生意,近年遇到發展瓶頸。“年進出口額長期停留在8000萬元左右。”萬通公司業務負責人謝喬集告訴記者,傳統方式做貿易,痛點多、效率低,公司業務增長緩慢。

  特別是物流成本,從國內工廠到東盟目的地,一件商品的跨國成本很難把控。倉儲、路線、速度……影響因素很多。“物流佔我們整體運營成本的20%以上,影響競爭力。”謝喬集說。

  2024年,四處尋“方”的萬通公司,遇到了提供數字化服務的廣西良平供應鏈有限公司,雙方一拍即合。

  “合”在哪些方面?

  借助良平公司的人工智能通關平台,數據可以一鍵提取並填報,報關進入“秒級時代”。“數字化報關,像手機發信息一樣簡單。”謝喬集介紹,單証制作時間從傳統的1至2小時壓縮到15分鐘,商品歸類時間從數小時降至30秒左右,人力成本降低60%,差錯導致的額外費用下降90%。

  還有智慧外貿綜合服務平台:“前店后倉”備貨,訂單即時響應,解決整車出口周期長的痛點。謝喬集說:“過去一天最多能處理100單車輛出口訂單,現在能超過200單。”

  物流環節,良平公司挖掘分析萬通公司的物流數據,通過自動化、智能化管理,優化運輸策略,減少空駛和無效運輸。“量身定制的方案很省心,我們也能用節省下來的資金拓展業務。”謝喬集感慨,像擁有了一名數字化物流“管家”,妥帖周到、降本增效,公司業務迅速增長,去年進出口額突破2億元。

  今年10月底,中國—東盟自貿區3.0版升級議定書正式簽署,這對正在加力拓展東盟市場的萬通公司來說是又一利好。謝喬集告訴記者,公司業務已經拓展到老撾、緬甸、柬埔寨等地,計劃在越南開設海外倉,進一步貼近當地市場、提升服務響應速度。“未來幾年,我們還要提高數字化智能化水平,讓進出口額再上一個新台階。”謝喬集說。

  本期統籌:祁嘉潤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11月14日 02 版)

(責編:彭曉玲、唐宋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